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成汉语(管仲的小故事系列之二——一鼓作气)

百科66网4个月前 (11-24)历史知识

一鼓作气来自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

在上篇管鲍之交中,提到早期管仲带着公子纠曾逃到了鲁国,结果鲁国好事办坏事,最后逼死了公子纠,放了管仲。当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的消息传到鲁国的时候,鲁国公后悔不迭,打算报仇。

齐国公听了,想先下手为强,管仲不赞成,给齐桓公分析利弊,认为国家初定,应先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多与外国结交,然后再待机而动!齐桓公不想等,为了显示齐国的强大,派鲍叔牙为大将,带领大军,向鲁国长勺攻打过去。

鲁国早就做好了准备,特意请来了一位军事厉害的人物曹刿(guì)。几日后,曹刿的军队和齐桓公的军队相遇,两军隔河相望,大战一触即发。这时,曹刿身边的一位军官询问要不要先击鼓,曹刿听完摇摇头。这时,齐桓公军队已经开始击鼓,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击鼓,但对方阵势稳固,纹丝不动。齐军冲出几步又回来重新准备, 士气沮丧。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有利变化,开始击鼓,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

齐桓公打了败仗,向管仲认错,后悔当初没有听管仲的话,也因此更加重用管仲。后来,齐国越来越强,渐渐地齐桓公吞并了37个国家,成为了诸侯国的首领。

为什么齐国不第一次击鼓就上去开打呢?

这里要说一下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那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要么同姓要么姻亲,都是“兄弟之国”,能参加战争是一种荣誉,一般都是贵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资格参战的。战争更像是一种竞技,不是为了消灭对方,夺其财富,而是为了让对方屈服,每场战争的伤亡数目都不大。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现在看起来很是“幽默”,打仗前要击鼓,告诉敌方我要来攻击你了。对方响应了,然后再开打。

战争礼仪总结起来有几点:要师出有名、不趁人之危、不斩来使、不杀俘虏、要约定时间和地点、打仗开始要有程序,诸多条条框框。

到春秋中期以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权力欲望逐渐加重,战争变成了侵略,君子之战,再也不复存在!

一鼓作气

扩展资料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出自】:春秋时期左邱明《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勇气就减弱了,到三次击鼓时士兵勇气变枯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中国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秦始皇建兵马俑的原因

秦始皇建兵马俑的原因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争论不完的话题。他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又废出分制,设置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这是被人称颂和认可的。而他的焚书坑儒和徭役、大肆修建兵马俑...

盘古开天辟地中的四极和五方指的是什么

盘古开天辟地中的四极和五方指的是什么

“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这句摘自《盘古开天辟地》,根据文章解释四极指中国领土地理位置的东南西北最边远地区,五方即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古书里的四极特指中国领土地理位置的东南西...

西游记里的四大洲分别是什么

西游记里的四大洲分别是什么

《西游记》开篇,就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梵文的意译,正确念法应该是东...

关于故宫的小知识

关于故宫的小知识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历经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也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很多人对于故宫不是很了解,接下来给大家说一下关于故宫的小知识。1、明清宫...

观音菩萨的身世来历是什么

观音菩萨的身世来历是什么

观音菩萨全称为观世音菩萨,是阿尼陀佛的左胁侍,也是“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原来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煦,他曾与父亲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发誓:“要排除众生一切苦恼,苦难众生,只要一心念我的名字,我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