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作家的作品(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写爱情吗?错)

百科66网1年前 (2022-11-24)历史知识

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写爱情吗?错。不一样的中秋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来临,这种思亲之情,又油然而生。面对一轮晈月,人们也会不由想起诗词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词是出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很多时间,有人会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误读为“爱情”,其实,它的本意是表达亲情的,更确切地说,表达的是兄弟之情。因为,词前有小序,其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里的丙辰中秋,指的是1076年的中秋节,而子由则是作者的弟弟苏辙(字子由)。1076年,是北宋熙宁九年,这一年的苏东坡在干嘛呢?他与弟弟苏辙又都经历了什么呢?


熙宁年间,正是王安石实施新法之期,苏东坡与他的恩师欧阳修一样,都是与王安石政见相左的保守派,对王安石的新政颇多不理解。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调任徐州知州。熙宁九年的中秋节,苏东坡是在密州任上度过的。


而此时的苏辙又在哪里呢?其实,苏辙早在熙宁二年就因为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贬出京,出为河南留守推官。一年后,张方平知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文彦博出判河阳军(今河南孟县),征辟苏辙为学官。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熙宁九年,苏辙的中秋节是在齐州任上度过的。


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时,苏东坡外调密州,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


中秋本是合家团圆日,但是,此时,父亲新丧,兄弟两别,苏东坡只能以酒浇愁,并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官场失意的词人不道凄凉语,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虽然人隔千里,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这不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且借月说事,与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谓情景交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一等功有活着的人拿吗(军中戏言一等功家属领,此人却九次获得一等功,至今健在)

我军军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一等功有多难?通俗易懂地说,那就是去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并且成功了,才有机会获得。而因为是九死一生,所以很多一等功,都是在成为烈士后...

古代六艺御指的是什么(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琴棋书画只有一项位列其中)

说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脑海中都会想起“琴棋书画”这个词。“琴棋书画”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传说中,伏羲发明了琴瑟,尧舜发明了围棋,书画的起源更早,最初人类记事就是通过壁画或者甲骨文。“琴棋...

兀术死于谁手(金朝著名元帅金兀术简介,金兀术是怎么死的?)

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朮乌珠、斡出、晃斡出,是金朝著名元帅和开国大将,其人对金朝的影响极大,正是在他的统领下,金军一路势如破竹进攻宋朝,迫使宋朝不得不一路难逃。金兀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民...

回民封斋有什么讲究

回民封斋的讲究是,除了患病者、年迈体弱者、智残者、旅行者、幼童、孕妇、脯乳妇、产妇以及作战的士兵外,成年的穆斯林必须严格进行封斋,也就是说白天不吃不喝、不行房事等,直到太阳西沉,这时候才可以吃饭。封斋...

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最早接触本草纲目应该是小学语文课本上了,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受益于祖祖辈辈。那么,大家知道本草纲目到底是什么吗?相对于皇帝内经,本草纲目的名声相对来说比较低了。其实本草纲目是一本比较详细的且比较全面的...

观音菩萨的身世来历是什么

观音菩萨全称为观世音菩萨,是阿尼陀佛的左胁侍,也是“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原来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煦,他曾与父亲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发誓:“要排除众生一切苦恼,苦难众生,只要一心念我的名字,我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