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头悬梁”和“锥刺股”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故事)

百科66网4个月前 (11-24)故事大全

“头悬梁”和“锥刺股”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个故事,后人把他们归纳在一起,作为后学刻苦求学的榜样。“头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苏秦,也成了著名的政治家。下面小编就分别为大家介绍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

孙敬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通过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由于孙敬有学问,名气很大,连皇帝都知道了,就任命他为当时的一个大官。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但由于人太年轻,学习不刻苦,没有引起别人的重视,没人为他引见。

一气之下,苏秦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泊,都对他十分冷淡。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

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当时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苏秦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当时的汴京,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整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了当时汴京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一个缩影,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意思是什么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意思是什么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是一句歇后语,指有去无回,白白扔东西。肉包子打狗本指狗咬走了肉包子,肉料作馅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掷中也没多大痛楚,反得一顿美食。后来专指人一去再不回来,或指东西拿出去...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