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怪在何处?
清朝中期,扬州是商业经济繁荣发展的城市,出现了一批卖画为生的在野文人画家,形成了“扬州画派”。其中,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等人被称做“扬州八怪”。他们以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而著称。这些画家,笔墨大胆泼辣,直抒胸臆,诗书画结合,格调清新。他们多数擅长花鸟、 梅竹,也有精通人物或山水的。 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郑燮。郑燮号板桥,非常爱画兰竹和顽石,人称板桥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真气、 真意、真趣。而郑板桥的“怪”也很有特点, 颇有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含有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有奸民被游街时,总要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以吸引观众,借以警示,可谓“怪”得不同一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