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羲之被奉为“书圣”?
王羲之最初跟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最终推陈出新,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创造了妍美流畅的书体,这就是王羲之 “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被后人称为“书圣”的原因所在。自唐以来,学书之人,无一不首推王羲之,甚至连唐太宗也酷爱其书法作品,曾亲自为《晋传·王羲之传》撰写一篇《王羲之传论》,文中极尽赞誉之辞,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王羲之生活在东晋,由于东晋以后战事不断,加之距今年代已久,其真迹已难留于今。现仅能见到的只有唐人摹本,如《兰亭集序》、《雨后贴》、《丧乱帖》 、《孔侍中帖》等等,从这些摹本中也可以了解王羲之的书法风格。 此外,他的草书、行书的艺术风格也可从刻本 《十七帖》和《唐怀仁集序》中领略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